后记 俄狄浦斯与西西弗斯
从构思到动笔到完结耗时大半年,终于又写完一个小中篇,想听听创作感言的朋友们可以来读这篇后记。
说起N月,惯常大家都会联想到小妈文学,夜神月成为了年轻的孩子生命中那个淫荡的、邪恶的继母,诱惑他来满足彼此的欲望。
父亲(即L)在这一叙事中既是权威的,是“享用母亲”这一禁令的下达者;但也是懦弱无能的,他像悬置于头顶的菲勒斯,存在本身就指向了无力,也直接引导者孩子对违背禁令的欲望。在不少N月的故事中,这位父亲在物理意义上已经符合原著地死去了,只存在精神上的影响力。但如果L还在呢?我们这位年轻的孩子是否也会走向和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一样的命运?即亲手杀死他的父亲,占有他的母亲?
于是某个夜晚,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在黑暗的华米之家中,尼亚拿着一把匕首,他的面前是熟睡的父亲和其毫无防备的脖颈。这时夜神月出现在了他的身后,并一语道破了他的所思所想。
月笑着告诉他:动手吧。
这一草案很快被推翻了,它只适合作为一个十分抽象的短篇存在,那并不是我擅长的范围。我突然想到,在同人小说的世界里大家多在围绕性缘关系展开讲述,与其他题材的结合少之又少。所以这一次,我希望能写出一个悬疑推理题材的故事,既符合角色们的老本行,也是一种创新和挑战。我希望它的案件本身符合本格推理的要求,又足够有趣;同时也希望能和N月弑父娶母这一主题结合起来。
过程虽然艰辛,但最后还是顺利完成了,它基本符合了我最初的设想,构思和写作的过程也还算有趣。接下来的篇幅讲讲故事本身。
它的英文名是“Reverse Note”,和LABB洛杉矶杀人事件的英文名“Another Note”是类似的格式。如果说LABB是原著之外的故事,而本篇则是将原作“逆转”的故事。
原作中分别作为最后的正派与反派的尼亚和夜神月,在这里身份发生了彻底的逆转;原作中愤而杀死基拉的松田桃太,在这里也被月以相同的方式报了仇;原作中分道扬镳的梅洛与尼亚,终于又好好得“合作”了一次...推理的核心叙述性诡计也是主打这一个“反转”。
继续说人物关系,本人虽是月厨,但让所有角色都强行爱上他的剧情未免还是太狗血和不合逻辑。比起all月,我确实也更喜欢看这几个角色之间复杂的感情。
1.MNM与M2M
在我的故事中,梅洛和尼亚是彼此人生中第一个也是十分重要的朋友,他们相伴彼此成长,也因此逐渐发现了性格过于锐利的二人无法彼此贴合,那会刺伤他们。就和无数个年轻的初恋故事一样,争吵和矛盾逐渐频繁,最终尼亚的话语刺伤了他,也永远地推走了他。
梅洛是个过于自卑又因此过于自傲的孩子,因在糟糕的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与肯定,他变得敏感而过于渴望肯定。他就像火焰一般燃烧着自己,只为证明自己能够赶上L,证明自己有存在的价值,也值得被爱。而天赋的差距决定了他难以踏足N与L所在的领域,这一事实即便他心知肚明,但仍然是难以接受的。
所以,梅洛需要的是马特这样一个朋友。和他一样,算不上顶尖的天才,又足够内敛和包容,最重要的是,在马特身边,他不用再去证明什么,因为“无论你变成什么样,我都会爱你。”我想这就是梅洛想听到的话了,
即便尼亚也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但如上文所说,他的表达太过直接和锋锐,最终只留下伤害。对尼亚来说,如果L是父亲,夜神月是母亲,那梅洛一定是他生命中真正意义上的兄长。能够照亮他、保护他的可靠的伙伴。在那个幻想的华米之家中,尼亚也从未让梅洛受到一点伤害,只是用极端的方式,希望能驱赶走那个抢走了哥哥的外来者(马特),让他重回自己的身边。
2.N与L
这是属于尼亚的故事,所以虽然梅洛也同为孩子,我会重点讲尼亚与L的关系。如同外传中所说,尼亚是L的崇拜者,他尊重他爱他,接受L"不为正义只是出于兴趣而探案”这一常人眼中的缺憾。与不断试图挑战、超越L权威的梅洛或是B不同,他本是发自内心地敬重着他的。
但正因如此,他才会难以接受L对月的感情。尼亚也许是个比L更不择手段、不守规矩的人,他会在笔记本上写下魅上照的死法确保胜利,所以也许L枉顾自身性命、始终和基拉公正地对决这一事实刺痛了他。
与此同时,他作为模范孩子,一直遵循着父亲的所有禁令——包括“你应当继承我,与基拉为敌”这一条。童年的经历和伊凡的遭遇确实给尼亚留下了伤痕,在心底的某个角落,他希望正义能够降临。但父亲的禁令不断压抑着他,他像那个被铁丝束缚住双腿的俄狄浦斯一般,再也无法自由独立地前行。所以月知道,想要解除禁令必须由尼亚亲手通过死亡笔记复仇。
朋友读完第九章后说,他在通过“弑父娶母”成为神。但我想这是不对的,成为神或许是月的目标,但不会是尼亚的,他只是像个在囚笼里蹒跚学步的孩子,用尽最为任性和极端的手段,哪怕双手沾满血腥,都只是为了成为他自己罢了。
3.N月
尼亚在外传中对后续出现的基拉嗤之以鼻,他说他们都不配与夜神月相比。哪怕是在原著中,他何尝不是一边唾弃、一边肯定着这个与他为敌的青年呢?但是很遗憾,真正被夜神月视为宿敌者只能是他死去的父亲。尼亚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在他幻想中的华米之家里,他希望能够与夜神月来一次正儿八经的对弈。他与每个对人生感到厌倦的天才相同,渴望着针锋相对,哪怕为此而死也在所不惜。“娶母”这一愿望幻化为了看似与性无关的“征服”、“战胜”。但归根结底还是一回事,毕竟性本身和权力就是同源。
尼亚一开始并不能理解夜神月,他拥有他渴望的一切,比如家人的爱。但却为了成为基拉执行正义全部放弃了。所以尼亚会觉得自己看不透他,月和父权神话中的所有母亲一样,是神秘的、理性无法透过的。但当月决定在幻境中救他的那一刻尼亚就明白了,月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罢了,从理性和功利的角度来看,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愚蠢的。
也许这就与神性类似,所以尼亚坦诚地想祂索求了一切:怜悯、救赎和爱。而月像是圣母、圣娼和神子一般,都一一给予了,得到一切后的尼亚却更觉得空虚和匮乏,他渴望的绝不是这样神明施舍给世人的普遍无常的爱。他只会一遍遍重复:“我恨你。”“我讨厌你。”只希望这样的逆反能得到些不同的反馈。
至于月呢,在我原本的构思中,他正在【无】中与L过着庸俗而平静的日子,但是我又不得不去更改它,因为夜神月压根不可能因此满足和幸福,他就是必须一直前行下去的信徒,是推着巨石前行并因此收获价值的西西弗斯,所以他成为了一个全知全能却又永远孤独的神明,漂泊在成千上万的世界线之间追求着他的正义。
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幸福的吗?答案可能连夜神月本人都不知道。但大致上来说是的。至少我想这个虚构的华米之家对月来说就像一局游戏、一次密室逃脱般有趣,能与故人相遇能斗智斗勇对他来说都很有意思。
即便如此,月还是不能算作一位传统意义上的孤高的神,他面对尼亚和松田时还是会流露些普通人的情绪,会恼怒会抱怨。就像那句诗所说:“没有幸福,只有自由与平静。”无论如何,这样的月至少是自由自在的。所以他对尼亚还是有些特殊感情的,即便那类似恨意。我们N月就是这样主打一个男同性恨.jpg。
在最后的结局中,已然垂垂老去的Nate.River躺在华米之家温暖的室内,开始回忆他的一生。再也未能与某位宿敌相遇的他,一生顺利但是无比寂寞。也许这是悲剧,但也算是人生的常态,像是夜神月或是L的故事本就如昙花一现、惊鸿一面罢了。
在人生的最后,他做了一个幸福的梦。那里有爱他的父亲、母亲和兄弟姐妹。大雪纷飞,华米之家的灯火温暖,故人如旧,这是尼亚心中最美好的画面。在这个故事中,即便对每个人来说爱和心爱之人都如“火、痛苦和折磨”一般,他们都还是决定去拥抱它们。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希望你也是。
2023.1.24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