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亲手打碎白月光后会发生什么?
ooc属于我,原作向,剧情有微改动。
文章写得很匆忙,若影响了你的阅读体验在此致歉。欢迎捉虫。
2011年1月28日。
YB仓库事件一年后,调查总部再次收到了尼亚的合作请求。
即便这位L的继承人帮助他们侦破了基拉案件,在之后的工作里也展现出担得起L名号的实力,但松田却实在无法喜欢上他。在基拉被逮捕后,某位疯狂的信徒,曾一度作为神之手进行制裁的魅上照暴死狱中,松田认为这极有可能是尼亚的手段,并向伊出警官说出了自己的推理。
对方提出了几点质疑,在被松田任性地驳回后,伊出似是无奈地指出了某件他们避而不谈的事实。
「比起说是推理,不如说是你的愿望吧?」
「虽然月君是基拉,但你喜欢他吧?」
方才滔滔不绝的青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伊出移开了目光。他曾与模木和相泽私下聊过这件事,这些年他们一起经历了那么多案件,早已称得上最了解彼此的生死之交,他们可以对松田的“小秘密”心照不宣,却不忍心再这样看着昔日活泼的青年如此消沉下去……时至今日,仍没有任何人能帮松田桃太拼上那块夜神月的拼图。无法帮助自己的友人让他深感挫败。
“基拉的审判”一度让世界陷入了巨大的动荡。
ICPO对此相当重视,日本地区为基拉案设立了调查总部,松田桃太正是组织中最年轻的刑警。基拉的杀人手段和身份都是难以捉摸的谜团,他们完全不知从何下手,只能从每日增长的死亡人数确定这名罪犯有多么残忍。但或许正是这份“残忍”,引起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大侦探L的兴趣。在他的帮助下,死水般的搜查进度取得了重大的突破——L确认了基拉就在日本关东地区,但基拉显然比他以为的更加狡猾,相当高明的反将一军,逼得这位神秘至极的大侦探不得不亲自出面。
怪异、年轻和有些讨厌是松田对L的第一印象。只是在L展现了他的推理能力后,松田便如墙头草般迅速地佩服起他来。“正义必胜。”怪异的大侦探在推理完毕后露出了一个或许称得上可爱的笑容。
说到“正义”,松田第一时间便想到他的上司夜神总一郎。那是个极为严肃认真的人,雷厉风行且不苟言笑,总让他这个笨手笨脚、容易闯祸的家伙又敬又怕,心底又不禁将他视作理想中的警官深深崇拜和憧憬着。夜神家的公子更是相当聪慧,虽只是高中生,却在各方面都展现出惊人的才能。松田与这位少年尚接触不多,却莫名抱有极大的兴趣与好感,只要听到月君出现在调查部,他便会绞尽脑汁找到与少年谈话的机会。松田本还担忧少年是否会像夜神总一郎一般古板严厉,没想到月君聊起天倒意外的成熟爽朗,偶尔露出些傲慢的锋芒,落到年长他八岁的松田眼里倒更觉可爱哩。但松田最喜爱、最欣赏的便是月君与父亲如出一辙的善良正直,他觉得月君一定怀抱着某种了不起的理想,年轻人那双漂亮的眼眸里总有着如星芒般的坚定。
想到L方才的推理结论,松田便叹了口气,月君的名字也出现在了怀疑清单里,一想到无辜的月君将遭到监视,他心中便很是不平。
开车回家的路上,松田想起了自己曾心血来潮替忙碌的总一郎接月君回家的事。他将车开到少年身前时,穿着校服的月君不知正思索着什么,斜着脑袋微微失神,肩头还落着一瓣晚春的樱花。哎呀哎呀,简直是误入了什么偶像剧片场啊,松田不禁在心里感慨着。听说了父亲失约的原因,少年懂事地表示理解,并对他表示了感激。松田一边开着车,一边眉飞色舞地讲些警视厅往年碰上的离奇案件,坐在后座的月君便正色听着,他的思维真是敏锐得惊人,稍作思索便点出了案子的关键之处。得到年长警员夸张的赞美后,少年也只是谦逊地回应,但松田并未错过后视镜里少年翘起的嘴角。
如果月君加入搜查,再加上L的才能,说不定基拉一个月就能被逮住哩。松田天真地幻想着与月一起调查的场景,坏心眼的神明似乎也很欣赏这个提议,不久后月君的确来到了调查总部,只不过是作为基拉嫌疑人的身份。
松田几乎是有些生气地看着L给月君埋下的一个个圈套,甚至在明知基拉恢复杀人后,L还将他囚禁了那么久!幸好相较于夜神总一郎,月君的正直多出一份果敢与狡黠,他在基拉案件中展现出过人的谋略与胆识,如松田所料,月君与L合作捉拿了那个恶劣的火口。松田愈发笃定他的月君将凭借这了不起的功绩走向比父亲更远的地方,真真切切地推动这个世界的正义。
没想到L死后六年,月君再次染上了基拉的嫌疑。
松田走在夜神月的身侧,名义上是监视,可如今的他比六年前更加信任着月。月君在大学毕业后进入警视厅,兼任着他逝去的朋友L的名号。
二人在路上有说有笑,松田甚至揶揄起果然连高田也躲不过月君的魅力,真希望月君能给调查总部的单身汉们传授些诀窍哩。
上个月某位与松田相熟的年轻女警,曾与他吐槽说月的女友海砂这样狂热地缠着他,不如改名叫海潮。松田没有听懂她的意思,对方便和他说起不知道哪里听来的潮汐的故事。
据说月亮对海洋有着比太阳更巨大的引力,因此诞生了潮汐。
海潮受到月亮的牵引,时而酸楚地下坠,时而轻盈地澎湃,尖叫着,哭喊着,周而复始地追逐着月亮的阴晴圆缺。
「那个弥海砂不就像海潮一样疯狂吗?」
「不如说月亮才是疯狂的那个吧。」
松田答道,他并不喜欢这个故事里对于月亮的形容。在他的认知里,月亮总是温柔的,替含蓄的日本人传达爱语。松田最近追的泡沫剧里,男女主角表达爱情的情节越来越火热直白,让人感觉很不好意思。他扮演经纪人时曾翻看过弥海砂的广告台本,彼时还是杂志女郎的misamisa说些露骨的俏皮话,飞扬的金发洋溢着青春的欲望。松田当然不讨厌这样的潮流,甚至称得上有些入迷。但他也喜欢在深夜偷偷放一盘经典的日式纯爱电影,竹林里武士偷偷望向仰慕的小姐,她从和服里伸出雪白的小臂,正是那遥不可及的中天之月。
「你在我心里完美无瑕。」
松田瞥着月君的侧脸,在心里重复着武士悲戚的自白。下一刻,这怀揣着思慕之心的白痴雀鸟,被过速的心跳扰得晕头转向,脚下打了个趔趄,尴尬地向前跳了几步才稳住重心,抬起头时正对上月君疑惑的眼神。
夏天的蝉叫个不停,凉风轻佻地撩拨起湖心,脑中幻想过的每一种美,都未及今夜的月色摄人心魄。
那句过于老土的告白便脱口而出。
「……今天的月色很美丽。」
月君稍稍抬头,淡淡地打量着松田。
「松田君还真是老派啊。」
2010年1月28日。
YB仓库。
「没错,我就是基拉。」
夜神月兀自进入某种狄奥尼索斯式的沉醉,发表了一番惊天动地的犯罪自白。遗憾的是,这场正义演说并未得到他预期的效果,月君似乎对此感到失望。但很快,他又试图编造一些关于死亡笔记真伪的谎言。
啊,即便已经被逼到绝境,月君还试图欺骗我呢。
夜神月按下手表的那一刻,松田采取了行动。
该说是落寞还是绝望?震惊、暴怒、失望、痛苦和作为警察的本能一瞬间让松田可怜的大脑宕机。硝烟袅袅,月君脸上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泪水模糊了松田的视线,但他无比清晰地看见月君狰狞到陌生的脸,看到他收缩的瞳孔里清清楚楚映着松田桃太。这让他心底极不道德地生出一丝快感:终于,月君切切实实注视着他,他也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夜神月。松田,松田,月君充满恨意地吼着他的名字,理智全无地咒骂着,而他的恋心就着月君的血发了芽。
月君是最邪恶的基拉,他就恨到要亲手击毙他;月君痛苦地呻吟着,他又心痛到想冲上去拥抱他。月君推开仓库的大门逃出去,松田桃太便下意识去追随那个背影。
考虑到基拉事件的社会影响,调查总部并没有公开基拉即为夜神月的事实。仅将真相告知了夜神夫人,那位母亲留下的眼泪,比任何残忍的杀人案件更让人心痛。
他们为夜神月办了一场小型葬礼。或许只有死亡如此平等,被写入史书的罪犯安静的长眠,和任何平凡的人没什么分别。如果一定要为基拉的葬礼找到某种“不寻常”,松田心想,那位犯下恶魔罪行的青年有着一张太过年轻的脸庞。
夜神妆裕沉默地推着轮椅,为死者献上一束沾着露水的鲜花。
松田站在她身后,心中为逝去的灵魂送上安息的祝福,这样就够了,这双对月君开枪的手是没有资格触碰他的墓碑的。
几乎所有人,包括松田自己,都认为他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拿起配枪了。该说是惊人的意外体质,还是人类终究低估了自己的精神力呢?一个月后松田又当场击毙了一名发狂的绑匪,一套动作精准而冷静。年轻的警员们议论纷纷,八卦着是否是基拉案件里的主角们都太过出类拔萃,让他们远远低估了这位松田警官。
松田自己也无法解释,直到某次案件中警方将罪犯逼至酒店的螺旋阶梯,与亡命之徒踩着猩红的地毯上演你追我赶的俗套戏码,如同红酒沿着杯壁不停打转,视野中满是触目惊心的红。也不知是谁在何时扣下了板机,罪犯踩空了台阶,在空中划出一道诡异的弧。子弹停留在尸体的深处,腕表上秒针仍在前进,这一切就像……
旁观了真正的“开枪”,松田隐隐约约明白了自己依旧能扣下扳机的原因:他潜意识中并不认为自己仍在“开枪”——松田桃太在2010年1月28日于YB仓库射出最后一发子弹时产生了某种故障,那一天命运抬起他的手,子弹贯穿了爱人的身体,弹壳落地,但有什么永远卡进了枪管膛线的漩涡里。
最近关东的天气很是古怪,雨水像存心赌气一样落得毫无章法。
刚下班的松田打开手机,和大学同学约好的聚餐被临时放了鸽子,读完对方潦草的道歉讯息,松田整个人恹恹的,烦躁地骂着混账东西,徒步从警视厅回家。
除了自己的脚步声,空气里只有听不懂的虫鸣。
不愿离开大地的雨水凝聚于路面的凹陷之处,化作一汪落寞的潭。在雨水的拥簇中,浮出一轮深秋的明月,不知何故离开了浩瀚的夜幕,抛却了一贯的皎洁与庄重,投落到尘世污浊的泥潭之中。月召了风来,虫鸣声渐渐消失,雨水打着旋浮上来,又被月亮随手挥去。月这种稚童般的纯真最令人恼怒,戏弄着潮汐,唤起人心里的痛,却怎么也不明白自己的残忍。
松田向水潭走去,压下自己的影子。他突然抡起拳头,但胃里一阵痛苦的痉挛让他忍不住弓起身体,将额头叩倒在水潭边,大口大口的喘着气。他并没有触碰到月亮,但月亮却半是恐惧,半是威胁,心脏般颤个不停。
松田低伏着,像小鹿一样呜咽起来。
写的好棒啊啊啊啊啊啊松田月最适合寡夫文学了!
<p>啊啊啊好好好 好美好心碎555不忍卒读</p>
这个比喻实在是太恰如其分了!用月球的引潮力来刻画夜神君,疯狂而不自知。遣词造句非常有日本文学的味道,读起来别是一种细水长流的痛(。)